子女不扶養父母,未盡扶養義務,會構成遺棄罪嗎?
從事法律實務那麼久,有時候會聽到民眾想告對方遺棄罪,通常是因為對方是自己的親屬或是兒女,自己年紀大了,對方卻不給撫養費,因此想要提告遺棄。
但是這個想法是不正確的,我發現一般民眾很喜歡提告刑事犯罪,但通常不瞭解刑事犯罪和民事請求權的不同。當你希望對方履行一個契約或是法律上義務的時候,可以向民事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寫起訴狀、要繳納裁判費。當你覺得對方的行為構成犯罪,希望對方受到刑法制裁時,可以提起刑事訴訟,向警察或是地檢署提告,但是通常情況下,告訴人不會因為提告而獲得甚麼好處,除非另外有達成民事和解。
而民事和刑事兩者是分開來判斷的,有民事請求權才能提出民事訴訟,有構成犯罪的要件才能提出刑事訴訟,不見得兩者間有甚麼關聯。
以遺棄罪和民事扶養的關係來說,就有很大的差別。民法第1114條規定「左列親屬,互負扶養之義務:一、直系血親相互間。二、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間。三、兄弟姊妹相互間。四、家長家屬相互間。 」民法第1117條規定:「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
(( 歡迎追蹤 張宸浩律師 LINE@公眾號,你可以打開你的手機LINE軟體,按加入好友→搜尋→ID 並輸入@ncd2993y,就可以追蹤我的LINE@。 我不會常發訊息,如果發訊息通常是跟你說我在哪邊有公益免費法律服務你可以來諮詢。))
而刑法中的遺棄罪,規定在刑法第 294 條「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法令或契約應扶助、養育或保護而遺棄之,或不為其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遺棄罪之成立,以行為人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依法令或契約,應扶助、養育或保護而遺棄之,或不為其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為要件。其犯罪主體為依法令或契約對被遺棄者負有保護義務之人,犯罪客體為無維持其生存所必要能力之無自救力人,犯罪態樣則包括將被遺棄者移置他處之積極遺棄行為及對被遺棄者不為必要救助之消極遺棄行為。
這樣看起來,如果子女對於父母有撫養義務,卻又不給付撫養費,字面上看起來,似乎會成立刑法遺棄罪嗎? 但是實際上並不然。
因該罪屬危險犯,亦不處罰過失行為,必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遺棄之危險故意,且其積,極遺棄行為或消極遺棄行為,客觀上已致被遺棄者之生命生危險,始足當之。
最高法院32年上字第2497號刑事判例也做出說明,表示「刑法上所謂無自救力之人,係指其人無自行維持生存所必要之能力者而言,如因疾病、殘廢或老弱、幼稚等類之人等是。至其財產之能否自給,雖不無相當關係,究非以此為必要之條件。」
詳細來說,引用實務上判決的見解,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後段之遺棄罪,以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不盡扶養、保護義務,而致其有不能生存之虞,始克成立。如僅對於無自救力之人違反扶養、保護之義務,而事實上尚有他人為其扶養、保護,不致有不能生存之虞,則僅民事責任問題,並不成立刑法該條之罪。上訴人對於其子雖未盡扶養、保護之義務,但其子尚有母為之扶養、保護,自不成立遺棄罪名;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後段之遺棄罪,必以對於無自救力之人,不盡扶養或保護義務,而致其有不能生存之虞者,始克成立。若負有此項義務之人,不盡其義務,而事實上尚有他人為之養育或保護,對於該無自救力人之生命,並不發生危險者,即難成立該條之罪。最高法院著有二十三年上字第二二五九號、二十九年上字第三七七七號判例可資參照。又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項之遺棄罪,既以依法令或契約負扶助養育或保護之義務者為其犯罪主體,則扶養義務人對於扶養權利人所負之扶養義務,是否屆至,除有契約特別訂定者外,自以民法第一千一百十五條第一項各款及第二項所定之順序以為衡。子婦對於翁姑之扶養義務,依同條第一項規定,既在第六順位,縱使該子婦向與翁姑同住一家,具有家屬身分,而其扶養順序亦在第五順位,則子婦對於其無自救力之翁姑,不為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是否構成遺棄罪,自應先查明其有無較子婦或家屬順序在先之人,以及該順序在先之人,有無扶養資力,以定其扶養義務是否屆至,不能僅以同居與否,執為其應否負扶養義務之標準。復有最高法院二十七年上字第一四○五號判例可考。
從以上實務見解可知,民事上是否有履行扶養義務,和刑法上是否構成遺棄罪是兩回事,除非不履行扶養義務的行為已經造成被扶養人明顯立即的危險,這樣的情況通常發生在父母對於年幼子女的扶養義務上,或是子女對於病重獨居的老年人的扶養義務,否則如果還有其他扶養義務人可以扶養,或是並不會讓受扶養義務人因為沒有扶養費而產生立即的生命危險,都不會構成刑法遺棄罪。
但換個角度來說,所謂「生存所必要之扶助、養育或保護」,係指義務人不履行其義務,於無自救力人之生存有危險者而言。最高法院二十九年上字第三七七七號判例所稱:「若負有此項義務之人,不盡其義務,而事實上尚有他人為之養育或保護,對於該無自救力人之生命,並不發生危險者,即難成立該條之罪」,應以於該義務人不履行其義務之際,業已另有其他義務人為之扶助、養育或保護者為限;否則該義務人一旦不履行其義務,對於無自救力人之生存自有危險,仍無解於該罪責;此有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台上字第三八一五號、八十七年台上字第二三九五號判例要旨可資參照。
至於扶養義務在民法上也是有順序之分的,並不會因為同居而當然有優先的扶養義務,這也是從法院判決得到的結論。
民法第 1115 條規定:「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時,應依左列順序定其履行義務之人: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直系血親尊親屬。三、家長。四、兄弟姊妹。五、家屬。六、子婦、女婿。七、夫妻之父母。同係直系尊親屬或直系卑親屬者,以親等近者為先。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民法第 1116-1 條規定:「夫妻互負扶養之義務,其負扶養義務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卑親屬同,其受扶養權利之順序與直系血親尊親屬同。」
那如果子女或是其他有扶養義務的親屬真的沒有給付撫養費,必須怎麼做呢? 建議找一個律師寫起訴狀,對於扶養義務人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給付撫養費,待法院判決下來就可以強制執行扶養義務人的財產,這才是正規有效的作法。
歡迎追蹤 張宸浩律師 LINE@公眾號,你可以打開你的手機LINE軟體,按加入好友→搜尋→ID 並輸入@ncd2993y,就可以追蹤我的LINE@。
張宸浩律師相關新聞:
張宸浩律師其他文章: